一用户微信转账2万转错人 对方不退还!法院如此判决
据人民法院报报道,近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微信转错账案件,最终,法院判决被告宋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何某返还2万元。

2022年9月,何某通过手机微信向他人转账还款时,误将2万元转给了宋某。何某发现微信转账转错人后,经多方联系请求宋某退还2万元,均遭到宋某拒绝。何某催讨未果,遂将宋某告上法院。
庭审中,宋某辩称,微信账号收到的2万元是何某偿还曾经向其借的3.8万元中的部分还款,目前还没有还完所有的借款。但直至庭审终结前,宋某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证据证实曾借款给何某3.8万元的事实。
法院审理后认为,依照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,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,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。本案中,何某提供了微信交易记录、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,证实其误将2万元转账给被告。
而被告宋某无任何法律根据取得何某微信转账的这笔钱,故何某诉请宋某返还不当得利2万元,于法有据。法院遂当庭作出判决:被告宋某返还原告何某2万元。
以上就是关于《一用户微信转账2万转错人 对方不退还!法院如此判决》的相关信息,如果您有任何法律相关问题,可以通过在线问答免费向律师提问咨询。立即咨询
-
放假回微信不算加班? 法院判了!
离职工程师王先生(化姓)将前公司告上了法院,追讨自己两年来节假日和休息日期间的加班费。9月30日,据湖北武汉东湖高新技术法院消息,经审理,法院认为,在休息时间通过社交媒体付出实质性劳动,同样构成加班,
-
微信发这个提示须小心 挽救你财产的最后机会
在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当下,微信反诈助手发出的安全预警,可能挽救你财产的“最后机会”,务必重视!微信安全中心表示,微信反诈助手是微信反诈防范治理的重要一环。通过多场景的风险预警与随时响应的反诈劝阻能
-
女子下班后微信工作获赔9万加班费 下班后微信干活也算加班
7月28日消息,李女士于2021年入职某公司担任高管,合同约定标准工时制。工作期间,她常在下班后、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通过微信处理工作,包括回复指令、修改方案等实质性任务,且频率高持续时间长(2021-2
友情链接:
最新美元转人民币汇率查询:https://huilv.ijiandao.com/
律师一对一解决信用卡逾期:https://zhaiwu.ijiandao.com/
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:https://www.itanlian.com/

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